础的研究,若是由煜国的学子自行发现,会比他直接说出来要强上千百倍!
“甚至。”
“说不定。”
“这个学子产生的疑惑。”
“会推开化学中的另一个世界!”
陈怀信面带微笑。
他并没有打算去寻这个学子。
现在让他先自行研究就好了。
他的目光看向了姬长兮。
“所以他打算是留校,继续进行这方面研究?”
“对,他的老师也告诉我,希望能够让他留下任教,我也同意了,毕竟这种思维活跃的学子,让他们去当官实在是太可惜了。”
姬长兮一边说着,一边说出了自己的暴论。
她打算让那些学习差的才去出仕,至于学习好的自然是留在学校里。
“出仕的学子,所能够影响的,只是现在而已。”
“留下的学子,所能够改变的,却是整个未来!”
“虽然我会先询问学子们的想法,毕竟不想留却强留下来也无用。”
“但我希望,能够给学校更多的拨款,让留下的学子,能够更好的进行着各种研究!”
姬长兮看向陈怀信。
她这次跟他一同来学校,也是抱有这样的心思。
而陈怀信也没有拒绝。
“只不过。”
“那户部尚书。”
“又要头疼了。”
……
靖平十四年,八月。
第二批毕业学子的去向安排完毕。
而再次招生的学校。
自然让今年的科举。
变得更加的激烈与热闹!
“毕竟。”
“通过科举。”
“就能进入学校。”
“就能鱼跃龙门!”
“这比直接出仕为官还强!”
参加科举的士子们这样想着。
那第一批入朝为官的学子们,在经过了三年来的锻炼后,如今虽然不能说是身居高位,可其官途可谓是一路平坦。
无论是有着什么新政策,他们都会第一时间被想到,无论是有着什么好处,他们也都会被提及!
“而且。”
“若是愿意前往草原。”
“若是愿意加入那生产建设的军队之中。”
“他们的官职甚至能够直接往上提一提!”
“只不过那草原……太过于艰辛了!”
这是士子与百姓们都知晓的事情。
毕竟。
生产建设军队。
这可是朝堂花费了巨大财力、花费了巨大人力、花费了大量资源所打造的!
而在报纸上进行详细的解释,来阐述其能够带来的好处,尤其是能够给自己带来的利弊,是能够吸引不少百姓,自愿的加入其中的!
“草原那地方。”
“自然是人越多越好!”
“因为。”
“那里的部落与民族太多了。”
“若是煜国人的数量不够多。”
“一些工作想要推行开来是很困难的。”
陈怀信对此看得很是清楚。
他们在那草原里,已经打算推行很多新政策了,或者说,这是由朝堂下发下去之后,由生产建设之中的小内阁与小六部,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安排。
不然他们的本意再好,若是政策实施不到位,最后也只会弄得一团糟!
“那关于学校的改革。”
“陛下。”
“您打算要进行准备了吗?”
首辅在记录着一些事情后,便看向陈怀信询问道。
他很清楚。
短时间内。
学校不太可能进行改革。
但是如今的科举情况,还有士子与百姓们,对于研究与技术学校的热情,让他感觉这件事或许可以提前准备了!
“等到以后。”
“科举的选人形式。”
“就会被直接取消!”
首辅在心中想道。
陈怀信也很清楚,首辅为何会这样询问。
因为对于不少士子来说,科举为官已经不再是首选了,这已经成为了他们进行学校的一个跳板!
就连百姓们,顶多也就会惋惜,为何有人从学校毕业后,没有选择入朝为官,而是留在学校里做研究,但却不会认为,放弃科举选择学校是什么坏事!
“最多。”
“就是科举出仕。”
“能够多三年官龄。”
“但等到一定程度。”
“这官龄就不再重要了!”
这是学子与百姓的共识。
也是考入学校更受欢迎的原因。
所以既然都已经这样了,先进行着改革的准备,等到以后时机合适,就能直接进行转变,
第169章 学校改革的准备!最后痕迹!(2/4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